欢迎来到上海口腔医学会官网 !     
学会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学会新闻

细微见知著 — 上海市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工艺学专委会主委 傅远飞 专访

傅远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修复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工艺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工艺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07月至今,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修复科、口腔修复教研室工作从事口腔修复临床及教学20年有余。2000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七年制,获硕士学位;2006年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口腔临床医学博士学位。主持并参与多项科研课题,发表论文30余篇。

图片

世界牙科论坛:总部位于德国莱比锡的DTI世界牙科论坛成立于2003年。作为世界领先的牙科领域出版集团,我们的产品包括400种印刷品刊物、数字化和教育平台,使用26种语言触达全球90个国家的123万名牙医。(以下简称 DTI中文版)

 
细微见知著—上海市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工艺专委会主委傅远飞专访
 
DTI 中文版:
首先祝贺您再次当选新一届上海口腔修复工艺专委会的主委!我们知道,每一件成功的修复体,既要满足口腔生理功能的需要,又要考虑美观效果。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口腔修复工艺工作者?
傅远飞:
首先,我们都要清楚一点,那就是即使在用大量机器代替人工生产的今天,义齿加工的很多工作仍然是需要手工去完成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作为全世界口腔修复体的主要加工厂,承接了全球各国的大量义齿加工义务,尤其在中国广东省,加工厂的规模可以达到几千人。
在我国大专院校及公立医院的技师,是有常规的职称晋升通道的,从初初级的技士,可以逐步晋升到技师、主管技师、副主任和主任技师,最高也可以取得正高职称。关于技师的英文翻译也有一定争议,普遍使用的Technician,原意应是技工,对口腔修复材料和工艺都能掌握娴熟的技师,实则称为Technologist更为合理。而在体制外的义齿加工企业,我国将这些企业工作的义齿加工从业人员纳入到“口腔修复工”的职业类别,去年国家出台了相关标准,可以通过考试,取得各级证书。
可以说,口腔修复工艺学是从口腔修复学发展衍生而来的。口腔修复工艺专业的主要职责是根据医生提供的模型,以恢复功能、美观等为目的,为病人定制修复体。技师的任务就是根据医生的设计方案和模型,使用相应的材料来加工出修复体,要获得最佳效果往往需要医、技、患三者互动配合。
从事口腔修复工艺的技师需要储备不少和材料、工艺相关的专业知识,要熟练掌握用于义齿加工的各种材料的性能和特点。义齿是用于替代人口腔内缺失器官的,如果对材料没有完全的认知和理解,放入病人口腔会后患无穷。
对于一个合格的技师来说,要对使用到的材料性能、加工工艺都非常熟悉。每个病人的义齿都是个性化的,要根据病人口腔内的情况专门定制,根据病人缺牙的情况,对义齿的外形、色泽、厚度、宽度、长度、横截面积等等都有要求,必须同时考虑材料的强度、耐久性以及病人的舒适性等等。
给病人提供的修复解决方案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提供修复方案的医生、技师的充分配合,需要双方都有丰富的经验,针对病人的个性化需求,合理选择并使用材料,通过技师娴熟的工艺技能才能制作出完美的修复体。病人的要求通常是功能性、美观性和耐用性等的全方位需求,所以修复医生需要在治疗时就考虑到在特定的个性化的口腔空间内,使用哪些材料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口腔修复医生和技师都有必要加强新知识的学习和使用。吃老本只能从事传统的工作,不学习也就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DTI 中文版:
上海的口腔修复工艺专委会日常工作范畴有哪些?今年会有哪些重要的活动?
傅远飞:
上海市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工艺专委会成立于2011年,徐侃教授担任了第一和第二届的主委,目前已是第四届。口腔修复工艺学专委会是以技师为主体的学术团体,上级是上海市口腔医学会,主要任务是为上海及全国的口腔技师提供学术交流平台,组织及参与全国和上海的大型学术活动,增加技师的学习机会,带动我国技师队伍向前发展。
目前上海专委会我主要工作重心有三个:
一是配合全国专委会的学术活动,组织或参加全国性的学术会议;
二是每年的上海口腔展期间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主办一场医技论坛,我们的初心是促进医生和技师的沟通和配合,也为技师提供一个展示和学习的平台;
三是组织上海的“技师大讲堂”线下讲座,在委员单位的支持下,为上海及周边省市技师提供学习和交流机会,让技师可以得到更多讲课锻炼的机会。我们也在积极组织继续教育班,希望能让医生和技师一起参与,让医生与技师能够更多的交换知识并促进将来的合作共赢。

DTI 中文版: 
我国口腔修复工艺行业的发展水平相比发达国家有哪些差距?有哪些地方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我们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哪些较难克服的问题?
傅远飞: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的义齿加工硬件设备和发达国家几乎没有差距,甚至中国的某些数字化设备还要超过外国。但是在人才的培养模式和机制上,发达国家的教育更踏实和具有系统性。
在德国和日本等国,国家层面长期以来重视口腔修复工艺行业,从业人员通过国家认证好的课程才能上岗。他们都有比较系统的教育标准,再根据标准培养专业人员。而我国在口腔修复工艺技师的教育和国家标准方面,还是处于初级阶段。
比如德国的技师培养教育方式是双元制的,由学校和义齿加工公司共同培养人才,相关的专业就是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制定教材,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来传授技能,定位更清晰和实用。毕业后的学员多数会从事就读前设定的专业。这和我国一些院校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相近。
就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从事口腔修复工艺教育学校最大的问题是缺乏专业师资。因为多数院校对师资有硬性学历门槛要求,比如博士或硕士才能进入大专院校担任教师授课,但我国能培养口腔修复工艺的硕士或博士点很少,目前国内院校的师资大都来自口腔医学临床专业,这些教师自身在口腔修复工艺方面的知识储备也是有欠缺的。他们从教后往往会缺少临床经验,更缺少在口腔修复工艺科或义齿加工企业的经验,只能用书本为学生讲解而无法传授很多工艺制作中的操作性很强的窍门。
近年来国家政府部门也意识到相关问题,开始重视口腔修复工艺领域。比如,设置国家口腔临床医学中心的必要条件之一,就必须成立独立的口腔修复工艺科。口腔修复材料、工艺的发展已成为口腔医学领域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也顺理成章地衍生出了口腔修复工艺学这个特色鲜明的交叉学科。在政府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我国的口腔修复工艺学科将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DTI 中文版:
随着数字化和3D打印技术的发展,对义齿加工企业的未来业务有哪些影响? 在未来数字化口腔诊所的场景中,口腔医生和技师如何配合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傅远飞:
我们回到技师的初心,技师的工作核心就是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通运用各种工艺来制作出精美的修复体。加工工艺可以用手工,也可以用机器,原来由人来完成的工艺,部分可以由机器来取代。但目前的机器还不能全部独立完成制作,仍然需要技师来思考,关键的设计、技术参数的控制等,需要人来完成,目前无法完全由机器替代。
将来现代化的诊所,在数字化的加持下,我相信也仍然需要医生、技师和护士共同完成对患者的服务。目前少量一些诊所,会配备专职技师,我相信将来会有更多的诊所需要配备技师。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省医生的劳动时间,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另一方面,由于口腔的个性化要求,如果诊所里有技师,可以现场了解病人的需求,比如修复体的颜色匹配度,提供更高效的服务来满足病人全方位的个性化需求。如果病人对修复体的颜色有不满意的地方,而细微和立体的差异往往无法通过照片传达,如果技师能在现场进行观察,就能快速为病患提供修复体的颜色选择或调整。

图片


特别鸣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修复科主任医师、口腔修复科主任徐侃教授
  
特别预告:今年113日,上海世博展览馆一楼中厅北面会场,上海市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工艺专委会将举办“医技创新论坛”,我们将进行后续报道,欢迎口腔医生和技师积极参加!

傅远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修复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工艺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工艺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07月至今,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修复科、口腔修复教研室工作从事口腔修复临床及教学20年有余。2000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七年制,获硕士学位;2006年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口腔临床医学博士学位。主持并参与多项科研课题,发表论文30余篇。



世界牙科论坛:总部位于德国莱比锡的DTI世界牙科论坛成立于2003年。作为世界领先的牙科领域出版集团,我们的产品包括400种印刷品刊物、数字化和教育平台,使用26种语言触达全球90个国家的123万名牙医。(以下简称 DTI中文版)

 

DTI 中文版:
首先祝贺您再次当选新一届上海口腔修复工艺专委会的主委!我们知道,每一件成功的修复体,既要满足口腔生理功能的需要,又要考虑美观效果。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口腔修复工艺工作者?

傅远飞:
首先,我们都要清楚一点,那就是即使在用大量机器代替人工生产的今天,义齿加工的很多工作仍然是需要手工去完成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作为全世界口腔修复体的主要加工厂,承接了全球各国的大量义齿加工义务,尤其在中国广东省,加工厂的规模可以达到几千人。
在我国大专院校及公立医院的技师,是有常规的职称晋升通道的,从初初级的技士,可以逐步晋升到技师、主管技师、副主任和主任技师,最高也可以取得正高职称。关于技师的英文翻译也有一定争议,普遍使用的Technician,原意应是技工,对口腔修复材料和工艺都能掌握娴熟的技师,实则称为Technologist更为合理。而在体制外的义齿加工企业,我国将这些企业工作的义齿加工从业人员纳入到“口腔修复工”的职业类别,去年国家出台了相关标准,可以通过考试,取得各级证书。
可以说,口腔修复工艺学是从口腔修复学发展衍生而来的。口腔修复工艺专业的主要职责是根据医生提供的模型,以恢复功能、美观等为目的,为病人定制修复体。技师的任务就是根据医生的设计方案和模型,使用相应的材料来加工出修复体,要获得最佳效果往往需要医、技、患三者互动配合。
从事口腔修复工艺的技师需要储备不少和材料、工艺相关的专业知识,要熟练掌握用于义齿加工的各种材料的性能和特点。义齿是用于替代人口腔内缺失器官的,如果对材料没有完全的认知和理解,放入病人口腔会后患无穷。
对于一个合格的技师来说,要对使用到的材料性能、加工工艺都非常熟悉。每个病人的义齿都是个性化的,要根据病人口腔内的情况专门定制,根据病人缺牙的情况,对义齿的外形、色泽、厚度、宽度、长度、横截面积等等都有要求,必须同时考虑材料的强度、耐久性以及病人的舒适性等等。
给病人提供的修复解决方案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提供修复方案的医生、技师的充分配合,需要双方都有丰富的经验,针对病人的个性化需求,合理选择并使用材料,通过技师娴熟的工艺技能才能制作出完美的修复体。病人的要求通常是功能性、美观性和耐用性等的全方位需求,所以修复医生需要在治疗时就考虑到在特定的个性化的口腔空间内,使用哪些材料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口腔修复医生和技师都有必要加强新知识的学习和使用。吃老本只能从事传统的工作,不学习也就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DTI 中文版:

上海的口腔修复工艺专委会日常工作范畴有哪些?今年会有哪些重要的活动?

傅远飞:
上海市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工艺专委会成立于2011年,徐侃教授担任了第一和第二届的主委,目前已是第四届。口腔修复工艺学专委会是以技师为主体的学术团体,上级是上海市口腔医学会,主要任务是为上海及全国的口腔技师提供学术交流平台,组织及参与全国和上海的大型学术活动,增加技师的学习机会,带动我国技师队伍向前发展。
目前上海专委会我主要工作重心有三个:
一是配合全国专委会的学术活动,组织或参加全国性的学术会议;
二是每年的上海口腔展期间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主办一场医技论坛,我们的初心是促进医生和技师的沟通和配合,也为技师提供一个展示和学习的平台;
三是组织上海的“技师大讲堂”线下讲座,在委员单位的支持下,为上海及周边省市技师提供学习和交流机会,让技师可以得到更多讲课锻炼的机会。我们也在积极组织继续教育班,希望能让医生和技师一起参与,让医生与技师能够更多的交换知识并促进将来的合作共赢。

DTI 中文版: 

我国口腔修复工艺行业的发展水平相比发达国家有哪些差距?有哪些地方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我们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哪些较难克服的问题?

傅远飞: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的义齿加工硬件设备和发达国家几乎没有差距,甚至中国的某些数字化设备还要超过外国。但是在人才的培养模式和机制上,发达国家的教育更踏实和具有系统性。
在德国和日本等国,国家层面长期以来重视口腔修复工艺行业,从业人员通过国家认证好的课程才能上岗。他们都有比较系统的教育标准,再根据标准培养专业人员。而我国在口腔修复工艺技师的教育和国家标准方面,还是处于初级阶段。
比如德国的技师培养教育方式是双元制的,由学校和义齿加工公司共同培养人才,相关的专业就是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制定教材,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来传授技能,定位更清晰和实用。毕业后的学员多数会从事就读前设定的专业。这和我国一些院校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相近。
就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从事口腔修复工艺教育学校最大的问题是缺乏专业师资。因为多数院校对师资有硬性学历门槛要求,比如博士或硕士才能进入大专院校担任教师授课,但我国能培养口腔修复工艺的硕士或博士点很少,目前国内院校的师资大都来自口腔医学临床专业,这些教师自身在口腔修复工艺方面的知识储备也是有欠缺的。他们从教后往往会缺少临床经验,更缺少在口腔修复工艺科或义齿加工企业的经验,只能用书本为学生讲解而无法传授很多工艺制作中的操作性很强的窍门。
近年来国家政府部门也意识到相关问题,开始重视口腔修复工艺领域。比如,设置国家口腔临床医学中心的必要条件之一,就必须成立独立的口腔修复工艺科。口腔修复材料、工艺的发展已成为口腔医学领域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也顺理成章地衍生出了口腔修复工艺学这个特色鲜明的交叉学科。在政府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我国的口腔修复工艺学科将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DTI 中文版:
随着数字化和3D打印技术的发展,对义齿加工企业的未来业务有哪些影响? 在未来数字化口腔诊所的场景中,口腔医生和技师如何配合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傅远飞:
我们回到技师的初心,技师的工作核心就是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通运用各种工艺来制作出精美的修复体。加工工艺可以用手工,也可以用机器,原来由人来完成的工艺,部分可以由机器来取代。但目前的机器还不能全部独立完成制作,仍然需要技师来思考,关键的设计、技术参数的控制等,需要人来完成,目前无法完全由机器替代。
将来现代化的诊所,在数字化的加持下,我相信也仍然需要医生、技师和护士共同完成对患者的服务。目前少量一些诊所,会配备专职技师,我相信将来会有更多的诊所需要配备技师。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省医生的劳动时间,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另一方面,由于口腔的个性化要求,如果诊所里有技师,可以现场了解病人的需求,比如修复体的颜色匹配度,提供更高效的服务来满足病人全方位的个性化需求。如果病人对修复体的颜色有不满意的地方,而细微和立体的差异往往无法通过照片传达,如果技师能在现场进行观察,就能快速为病患提供修复体的颜色选择或调整。


特别鸣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修复科主任医师、口腔修复科主任徐侃教授
  

特别预告:今年113日,上海世博展览馆一楼中厅北面会场,上海市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工艺专委会将举办“医技创新论坛”,我们将进行后续报道,欢迎口腔医生和技师积极参加!